Found 2 matching results
(CN → US)
HS Code | Official Doc | Tariff Rate | Origin | Destination | Effective Date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3824910000 | Doc | 60.0% | CN | US | 2025-05-12 |
3824999361 | Doc | 60.0% | CN | US | 2025-05-12 |
根据您提供的产品名称“磷酸酯粘结剂乳液”,结合HS编码分类信息,以下是详细的海关归类及关税说明:
✅ HS编码及分类信息
1. HS CODE: 3824910000
- 中文描述:用于铸造模具或型芯的制备粘合剂
- 总税率:60.0%
- 税率明细:
- 基础关税:5.0%
- 加征关税:25.0%
- 2025年4月2日后加征关税:30.0%(注意:此为特别加征关税,需留意是否适用)
- 适用性:若您产品用于铸造模具或型芯的制备,此编码可能适用。
2. HS CODE: 3824999361
- 中文描述:主要由含有磷原子的化学品组成的混合物,该磷原子连接有一个甲基、乙基、正丙基或异丙基基团,但不连接其他碳原子
- 总税率:60.0%
- 税率明细:
- 基础关税:5.0%
- 加征关税:25.0%
- 2025年4月2日后加征关税:30.0%
- 适用性:若您产品为含磷酯类化合物(如磷酸酯),此编码可能适用。
📌 关键税率说明
- 基础关税:5.0%(适用于所有产品)
- 加征关税:25.0%(可能为一般性加征)
- 2025年4月2日后加征关税:30.0%(注意:此为特别加征关税,可能与贸易政策或反倾销措施有关)
- 反倾销税:目前未提及,但若产品涉及铁、铝等金属相关产品,需额外关注是否有反倾销税。
⚠️ 注意事项与建议
- 确认产品用途:若产品用于铸造模具或型芯,建议优先考虑 3824910000 编码;若为化学结构明确的磷酸酯类混合物,建议使用 3824999361 编码。
- 核实成分与结构:建议提供产品化学结构或成分分析报告,以确保归类准确。
- 关注时间敏感政策:2025年4月2日后加征关税为特别政策,请确认是否适用。
- 认证要求:部分化工产品可能需要提供MSDS(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)、环保认证或出口许可证,建议提前准备。
- 单位价格确认:关税计算与产品单价相关,建议核实产品单位价格以准确计算税额。
✅ 建议行动清单
- 确认产品具体用途及化学结构。
- 提供产品成分分析报告或MSDS。
- 核实是否适用于2025年4月2日后加征关税。
- 与报关行或海关代理沟通,确认最终归类。
- 准备相关认证文件(如环保、安全等)。
如需进一步帮助,可提供产品详细成分或用途说明,以便更精准归类。 根据您提供的产品名称“磷酸酯粘结剂乳液”,结合HS编码分类信息,以下是详细的海关归类及关税说明:
✅ HS编码及分类信息
1. HS CODE: 3824910000
- 中文描述:用于铸造模具或型芯的制备粘合剂
- 总税率:60.0%
- 税率明细:
- 基础关税:5.0%
- 加征关税:25.0%
- 2025年4月2日后加征关税:30.0%(注意:此为特别加征关税,需留意是否适用)
- 适用性:若您产品用于铸造模具或型芯的制备,此编码可能适用。
2. HS CODE: 3824999361
- 中文描述:主要由含有磷原子的化学品组成的混合物,该磷原子连接有一个甲基、乙基、正丙基或异丙基基团,但不连接其他碳原子
- 总税率:60.0%
- 税率明细:
- 基础关税:5.0%
- 加征关税:25.0%
- 2025年4月2日后加征关税:30.0%
- 适用性:若您产品为含磷酯类化合物(如磷酸酯),此编码可能适用。
📌 关键税率说明
- 基础关税:5.0%(适用于所有产品)
- 加征关税:25.0%(可能为一般性加征)
- 2025年4月2日后加征关税:30.0%(注意:此为特别加征关税,可能与贸易政策或反倾销措施有关)
- 反倾销税:目前未提及,但若产品涉及铁、铝等金属相关产品,需额外关注是否有反倾销税。
⚠️ 注意事项与建议
- 确认产品用途:若产品用于铸造模具或型芯,建议优先考虑 3824910000 编码;若为化学结构明确的磷酸酯类混合物,建议使用 3824999361 编码。
- 核实成分与结构:建议提供产品化学结构或成分分析报告,以确保归类准确。
- 关注时间敏感政策:2025年4月2日后加征关税为特别政策,请确认是否适用。
- 认证要求:部分化工产品可能需要提供MSDS(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)、环保认证或出口许可证,建议提前准备。
- 单位价格确认:关税计算与产品单价相关,建议核实产品单位价格以准确计算税额。
✅ 建议行动清单
- 确认产品具体用途及化学结构。
- 提供产品成分分析报告或MSDS。
- 核实是否适用于2025年4月2日后加征关税。
- 与报关行或海关代理沟通,确认最终归类。
- 准备相关认证文件(如环保、安全等)。
如需进一步帮助,可提供产品详细成分或用途说明,以便更精准归类。